国资要闻
江淮柱石丨两张线路图,一个智能APP,彰显安徽港航速度
发布日期:2021-07-12 浏览次数:4291
国企担当·安徽脊梁
安徽省国资委、安徽卫视联合安徽省属29家企业推出29集微纪录片《江淮柱石》——安徽省属企业风华录,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国企之宝”,讲述企业的奋斗故事,全面展现安徽29家省属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企业风采,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两张线路图、一个智能APP,折射出安徽港口航运从散到合、由慢到快的发展轨迹。在7月11日晚播出的节目里,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庆领为您倾情讲述安徽港航集团通江达海、航运五洲的奋斗历程,一起感受“安徽港航速度”。
港航速度 业内瞩目
百年激荡、江淮柱石。大家好,我是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庆领。
我今天带来了一张港航集团集装箱航线示意图。大家通过图片可以看到:长江淮河显示分明,航线交错有序。但是在港航集团成立之前,我省港航资源分散、港口各自为政、航运不成体系,货物等船时间久,拖慢经济发展速度。
201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全省港航资源整合重大决策部署,港航集团应运而生。我们成立后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港航资源整合任务,相比国内同行长达数年的整合周期,“安徽港航速度”树立了全新行业标杆。
也正是在“港航速度”的驱动下,集团公司成立第一年即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20年末,集团公司总资产近400亿元,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港口年通过能力超过1.5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220万标箱。至此,“货等船”变成了“随到随走新常态”,港口吞吐量增幅位居全国第一。
“一核两翼” 扬帆远航
这是我带来的第二个物件:“一核两翼”集装箱线路图。“一核两翼”就是芜湖到上海的一条省际航线,以及芜湖港与合肥港、安庆港之间的两条省内航线。这三条航线占据我们总运力的70%。打造好这“一核两翼”,就是我们提升港航速度的第二步。
2019年3月28日,芜湖至上海洋山直达航线正式开通,“五定班轮”(定港口、定航线、定班期、定运时、定船舶)运行模式填补省内空白;4月到5月,又陆续开通合肥至芜湖、安庆-池州-铜陵-芜湖两条支线,至此,“一核两翼”全省集装箱运输新体系主体框架搭建完成。例如,之前合肥某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家电运输至上海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现在全程水运时间控制在三天以内,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每个集装箱运输费用节省800至1000元,照此计算,港航集团每年为货主企业节省超过十亿元,实现港航发展与货主企业互利共赢。
在“一核两翼”的基础上,港航集团不断完善集装箱运输体系。2019年6月18日,开通蚌埠—太仓;9月2日,开通蚌埠至上海;2020年5月28日,开通阜阳至上海淮河集装箱航线;今年6月17日,开通合肥—上海外贸定制直达航线;6月23日开通芜湖—日本快运航线。
截至目前,所属港口共开通集装箱运输航线44条、每周开行210班次,其中“点到点”直达航线9条、每周开行35班次,芜湖至上海“点到点”航线实现上海港所有集装箱港区“全覆盖”,为安徽企业共享长三角资源、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水运服务。
科技赋能 成效显著
港口整合了,航线理顺了,港航速度提升的新方向在哪里?
就在我手中的这部手机上,大家通过大屏可以看到,有一个“皖航通”客户端,我们把以前需要人工操作的繁琐过闸流程全部搬进了手机并进行简化,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快速过闸。
那它的效果到底如何呢?这里是巢湖船闸,现在有四艘货船正在过闸,以前货轮在过船闸时,需要船员上岸至服务大厅办理通行手续,排队久、程序多,办理一次手续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每艘货船都安装了“水上ETC”,船员只需通过手机远程操作,不停船、不上岸,五分钟就能轻松办完过闸手续,极大地缩短了船舶过闸时间。
同时,随着智能运行调度中心的建设完成,港口生产调度平台投入运行,安装有“水上ETC”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船舶数据以及“皖航通”客户端相关信息会同时反馈到港航集团的中枢——智能运行调度中心。调度中心通过数字化可视平台实现对所有船舶实时调度。也就是说,每一艘船位置、航向、航速,调度人员全都了如指掌。
潮涌长三角 奋勇新时代
港航集团,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企业,我们乐于接受新思想、使用新技术、实现高速度。
我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港航集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当好全省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港口物流体系的主支撑、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排头兵、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先行官!
通江达海,航运五洲,
朝气磅礴,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