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要闻
江淮柱石丨从“黑色煤炭”到“绿色煤电气”
发布日期:2021-07-26 浏览次数:5801
国企担当·安徽脊梁
安徽省国资委、安徽卫视联合安徽省属29家企业推出29集微纪录片《江淮柱石——安徽省属企业风华录》,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国企之宝”,讲述企业的奋斗故事,全面展现安徽29家省属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企业风采,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旧社会,淮南煤矿人跟党走、闹革命,在苦难中斗争;新时代,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跟党走、搞建设,在机遇中创新,在发展中圆梦。在安徽卫视7月23日晚播出的节目里,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孔祥喜倾情讲述淮河能源从“黑色煤炭”到“绿色煤电气”的转型升级故事。
百年企业 继往开来
百年激荡,江淮柱石。大家好,我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祥喜。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本《淮南煤矿史》,这本书记载着淮南煤矿自1897年开发建设以来的一百多年奋进历程。对于淮河能源人而言,它既是传承历史的“教科书”,也是继往开来的“宣言书”。
淮南煤矿在百年沧桑的历史中,经受过解放前黑暗岁月的苦难,也曾有过全国五大煤矿之一的辉煌,经历过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阵痛,尽管路途曲折,但对党的信念从未动摇过,向前走的步伐从未停顿过,一步步地迈入了淮河能源高质量发展轨道。
党的领导 翻身解放
1897年,具有现代开采雏形的大通煤矿正式开矿,百年淮南煤矿由此发端。解放前,淮南煤矿先后经历民办煤窑、官办煤矿、日寇掠夺、官僚资本垄断四个阶段,有过一段黑暗悲惨的岁月。
特别是在侵华日军占领期间,推行罪恶的“以战养战”“以人换煤”政策,疯狂掠夺资源,残酷迫害矿工,致死矿工超过20000人,大通“万人坑”就是日本军国主义滔天罪行的铁证。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淮南煤矿宣告和平解放,淮南煤矿工人从此成为矿山主人。
淮河能源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领导我们的奋斗史。1930年中共地下组织建立淮矿特别支部,淮南煤矿从此就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在党的动员、组织和带领下,淮南煤矿工人由自发到自觉、由个体到群体,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护矿运动,使淮南煤矿和平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
煤海扬帆 电力圆梦
解放后,淮南煤矿人满怀豪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从解放初期的恢复生产,到火红年代的开发建设;从淮河以南矿区大开发,到淮河以北潘谢矿区大会战,矿区煤炭产量快速攀升,最高年产1600多万吨,成为全国五大煤矿之一,素有“华东煤都”“动力之乡”的美誉。
进入新世纪,企业抢抓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机遇,顺势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开发建设,在淮南本土高标准建成顾桥、丁集等8对现代化矿井,对张集、谢桥等6对特大型矿井进行技改,煤炭产量从1000多万吨跃升至7000万吨,成为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与此同时,企业主动顺应国家煤电产业加速西移趋势,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在鄂尔多斯先后建成泊江海子、唐家会、色连二矿等3对现代化矿井,煤炭产能2000万吨/年,为保障我省能源安全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淮南矿区是我国黄河以南资源储量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一块整装煤田,同时也是全国高瓦斯、高地压、高地温条件下开采的复杂矿区。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瓦斯威胁与日俱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瓦斯爆炸事故多发,我们被炸醒了、炸怕了,横下决心治理瓦斯,逐步探索形成瓦斯治理“淮南模式”,使淮南矿区从全国瓦斯事故的重灾区走向行业瓦斯治理的典范。
治住了瓦斯,保护了生命,解放了生产力,更坚定了我们启动矿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信心,企业也由此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办电一直是淮南煤矿人的梦想。进入新世纪,企业率先打破煤、电行业壁垒,大力实施煤电一体化发展,先后在省内外控股、均股、参股20余座电厂,电力权益规模由小变大、快速增至1673万千瓦,成为全国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煤电能源保障基地。行业首创“大比例交叉持股”煤电联营模式被誉为煤矿办电“淮南模式”,获得国家发改委高度认可并推向全国。潘集电厂一期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淮南煤矿自主办大电取得重大突破。
转型升级 气化江淮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淮河能源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坚定不移去产能、精主业、还欠账、降负债、促转型、推上市、抓改革,奋力推动企业发展方式、发展内涵、发展动力发生深刻变革,使企业实力、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在煤炭能源行业两极分化的加剧期,实现了较高质量发展,走在了行业第一方阵。
期间,淮河能源主动适应能源生产消费变革趋势,与时俱进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定位,把天然气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以LNG接收站建设和煤层气开发为两大支点,撬动天然气产业全面协同发展。先后获取总长近1200公里天然气管线,控股建设全国首座长江内河芜湖LNG接收站,参股江苏滨海LNG接收站,煤层气开发、特许经营权、天然气电厂、分布式能源、城市供热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构建形成“上游有气源、中游有管线、下游有市场”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淮河能源由此实现了从“黑色煤炭”到“绿色煤电气”的转型升级。
风云两甲子,砥砺三世纪。面向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河能源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保障我省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供给为己任,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契机,坚定沿着煤、电、气三大能源主业的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不断做强做优做大,致力把企业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大型综合能源服务集团,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淮河能源力量!
百年积淀,薪火相传;
心“淮”天下,
能“源”美好。